馬來筆記 Part4 再談馬來飲食(中)

    • 中國好味道?

    前一篇講到中國蘭州拉麵,不只馬來西亞城市大量出現中國餐館品牌與小吃,全東南亞都會區都如此。台灣近年也湧現螺蛳粉、酸菜魚,會有這種現象,除了與中國政府從政策面去推廣具中國風味的特色飲食,尤其針對推向國際,社群媒體、短影音的推波助瀾也是主因,消費端的味蕾喜好有時只是跟風,我不多做評析,我真正想了解的還是大馬本地的餐飲從業者面對的問題。

    在中國近幾年的這一波餐飲品牌海外創業潮,平價連鎖餐飲與街邊小吃的界線是被模糊的,像是五谷魚粉、楊銘宇黃燜雞飯、蜜雪冰城、擼串、酸奶…等。
    將傳統街邊的單品小吃拉入餐飲店的連鎖加盟與產銷模式下,對創業者有什麼好處?品牌的形象能更清晰,行銷與店內服務能做的更有區隔性,規模採購除了食材品質好掌控,最重要是成本再降低,可以做到更極致的薄利多銷,最鮮明的變化則是科技導入,長期降低了人力成本。這些以往可能在海底撈這種中高檔次的中國餐飲連鎖才玩得動,如今,即便只是普通中國餐館,都能玩轉,簡單講,開店要成功的三要素「品質、客流、成本」的難度都降低,彷彿中國電商一條龍的模式被移植來到餐飲業了。

    乳業產能過剩的中國酸奶輸出到海外,問了許多人,安慕希在大馬賣得並不好

    模式之所以能有效,我認為還在於餐點品項的選擇與設計,皆是製作過程簡易的低難度料理,甚至適合以預製菜再重新復熱,也不會走味太多的類型,烹煮快、上菜快,又增加了翻桌率,像臭豆腐好了,台式炸臭豆腐就沒辦法用預製菜的方式,必須現炸,可湘式湯臭豆腐就很適合。

    乍看之下,面臨全球食品成本與人力成本的通膨,中國模式好像很行得通,但實際上體驗幾家後,發覺有致命的缺陷:「體驗感很貧乏」、「料理沒靈魂」。這些餐館的菜單看得出全力追求爆款,實際上是在透支日後的回購率,口味上也產生影響,一味迎合大眾,好吃的標準無意識被降低了,因為要讓位於快速的產銷流程,因此餐點便宜、口味尚可卻沒有靈魂,其次,再多網紅打卡式的裝潢,都掩蓋不了人群拉低的品味與體驗,試想今天你一家店沒幾個人是真正要坐下來品嚐食物,那氛圍就跟去大賣場是一樣的,熱鬧但淺薄。

    中國自熱鍋擺在架上很好的位置但沒人買,盲目的產品輸出只是讓產能更加過剩,而不會真正解決問題

    這樣講可能有人不贊同,若你有去過賣冰飲品的蜜雪冰城 MIXUE ,應該了解它的人流是非常高的,價格也低廉到驚人,它具備了這波中國餐飲的海外連鎖的所有強項,然而你只需要去 google map,搜尋越南或是馬來西亞的蜜雪冰城,你會發現整體評分普通就算了,評價數異常的少,瑞幸咖啡也有同樣現象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開 google map,在新加坡搜尋luckin coffee ,從所有分店去一一觀察每一家評論的量化數據與內容分析(我在美股投資中也會以這類方式做調查),就應該能體會我要表達的,不知道是幸還不幸,馬來西亞就是瑞幸咖啡即將要大舉拓點的市場。

    4分以上的多是新開,4.8的則是極少數不用app即可購買的店(瑞幸咖啡必須註冊app才能你買)

    這就是體驗薄弱造成口碑行銷降低,選擇依賴短影音的社群行銷,就必須讓自己品牌的實體可見度夠,才能讓短影音的記憶被啟動而消費,因此,對於人流高的熱門地段需求反而高於傳統餐廳!否則變現率會較低,薄利多銷的模式也就崩解了。

    仔細一想,這種只顧現在、透支未來的經營,還蠻扭曲與病態,可能中國人就是愛卷吧,諸位有沒有過特地跑去很偏僻偏遠的地方,只為了吃某個美食的經驗?或是即使排了一小時的隊只為吃某個美食,也覺得超值的經驗?許多時候,一家店裡,都是來吃熱鬧還是來品嚐美食,會是截然不同的氛圍,所以營造吸引回頭客的情境,我認為才是能走長遠的關鍵。

    傳奇餐飲經理人 Danny Meyer 在他的書中的這段話或許更精確點出中國連鎖餐飲的盲點:

    一般人外出用餐不只是為了吃,也會為社群經驗而選擇餐廳。星巴克(Starbucks)就運用喝好咖啡(和排隊買好咖啡)的概念,設法營造出與其他同好一起享用咖啡的經驗,這才是真正的賣點。企業若不了解促進社群形成是它存在的理由,注定不會有好表現

    這些是這幾年在東南亞以及這次在吉隆坡知名的茨廠街所見的感觸,馬來本地的餐飲創業者可能對加盟這些中國連鎖是要多深思熟慮,不宜照單全收。另外這些中國餐廳的卷,如果排擠掉低價的本地餐飲業者,也會讓商圈攤商的多樣性降低,失去特色;更甚至讓當地人生計受影響,進一步感受主權焦慮與文化入侵,而對中國印象更差,飲食象徵了一個民族,假如你都是在 Garbage Out,那可能也只會得到 Garbage In。

    但也是有令我驚訝的中國連鎖,茶仙子與霸王茶姬CHAGEE算是成功地扎根大馬了,雖然說茶仙子還不斷”致敬”台灣手搖茶(避免被告用詞謹慎 但讀者應該懂我意思),霸王茶姬CHAGEE則在整體體驗與口味上,已經走出自己的路,實話實說這個品牌有點厲害了。

    看到珍奶與阿里山,是否以為是台灣品牌呢?茶仙子是中國八馬茶業所創,很用力挪用各種台灣特色食材與手搖飲風味,在大馬頗受年輕人歡迎

    題外話,去馬來西亞,記得吃看看鼎泰豐為伊斯蘭消費者推出的雞肉小籠包,是一種面對異國市場更謙遜的態度。

    • 料理有無國界

    許多傳統飲食都面臨兩個難題,一是餐飲業的傳承困難,二是勞動力缺乏與昂貴,相對便宜的移工就成了多數餐飲業會選擇的方式。值得好奇的是移工掌廚,味道會變調嗎?

    來分享我的親身體驗,先說這趟從檳城開始,我沒有吃到任何一家難吃的店(包括用Grab點的外賣),後續的城市也都吃的滿意極了,唯獨我到吉隆坡,由於很晚了,旅館 check-in 後就急忙往茨廠街去覓食,就此嘗到我來大馬吃到的唯二地雷食物(另一個雷在離境機場內),這是一家港式牛腩麵店,尊重店家我還是不說店名,總之剛入座,嗅覺靈敏的我聞到廚房飄過來的牛肉湯味就覺得慘了!可是外籍店員已經在桌邊準備幫我點餐,只好硬著頭皮點下去,有多難吃我就不描述了,總之後來我索性回飯店用 grab叫外賣沙嗲(satay)來療內傷,是的,這家牛腩麵是由外籍員工掌廚…

    沙嗲也是不能錯過的美食,個人喜歡找沒賣豬肉沙爹的馬來人攤子,醬汁較醇厚

    事後吉隆坡朋友告訴我現在很多餐廳是給孟加拉或尼泊爾人掌廚,回憶牛腩麵員工們對話的語言,應該就是了,說真的,先前嚐過大馬各族裔做的菜,各有風味,讓我忽略了某些菜系是否仍應由最熟悉其風味特徵的族群製作?像是牛腩麵、雲吞麵這類港式食物是否在烹煮上,還是由味蕾偏好相近的華人來料理較好?

    我仍相信食物是跨國界,料理能在不同族群的手藝下產生新的風味,例如曾在一個新北越南小吃攤,吃到不輸正統名店的台式炸排骨,店家附上魚露沾醬,與越南風味的配菜,是一份讓我很驚喜的排骨飯,但如果是渴望一份正統台味排骨飯的消費者,想必會是極失望吧。

    所以馬來西亞很多餐廳,試著找尋其間的平衡,例如位於八打靈再也的名店陳明記燒臘,在疫情結束後,開始聘用緬甸籍員工,在客戶中就引發兩極的爭論,有些 googlemap留言甚至我覺得跟料理無關,而是赤裸裸種族歧視😅,到後來老闆都多次出來回應澄清(下圖),廚師跟經理都是華人,緬甸員工只是擔任外場與外送包裝,但我相信這種質疑依舊會有。

    那麼檳城為什麼能讓我不踩雷?當地朋友告訴我,原來檳城餐飲界有不成文的公約,檳城知名的特色食物,是禁止交給外籍勞工掌廚(下圖),這展現了檳城人對傳統風味的自豪與保護,而在吉隆坡這樣國際化的現代城市,選擇將餐飲交予商業自由主義,在這個找尋平衡的過程,可能有些店失去舊味道與舊客戶,還尚未找尋到新味道與新客戶前就被市場淘汰了,運氣好的,也許就成為某種創新料理的開拓者。下一篇我會提到上個世紀初,馬來西亞海南移民作為外籍勞工掌廚,用廚藝贏得肯定並開創出一個新菜系的故事

    如果你渴望嘗試新奇、創新的飲食,吉隆坡很不錯,如同新加坡,有大量國際化的風味激盪,追求成熟雋永的老味道,你得往不那麼熱鬧的城市去。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