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來筆記 Part5 未完待續
想像一下,你要對一家遠在美國的陌生公司做投資決策,跟台灣企業想去開拓相對陌生的東南亞市場,又或是與 100 ~400 年前主動或被動去南洋找生計的明清先民相比,其實要面對的問題情境都是極為相似
馬來筆記 Part4 再談馬來西亞飲食(下)
馬來海南菜系的創新成果已經深深地融入了馬來西亞的飲食文化中。例如,在茶餐廳中常見的海南蒸麵包、海南咖啡、海南雞扒等,已經成為了跨越族裔界限的受歡迎美食。這些菜品不再僅僅代表海南族群,而是成為連結不同族群的紐帶。
馬來筆記 Part4 再談馬來西亞飲食(中)
檳城不成文的規定是知名的特色食物,是禁止交給外籍勞工掌廚,這展現了檳城人對傳統風味的自豪與保護,而在吉隆坡這樣國際化的現代城市,選擇將餐飲交予商業自由主義
馬來筆記 Part4 再談馬來西亞飲食(上)
許多看似不理性不科學的食物混搭,在移民社會是很務實的折衷做法,也許是為了應消費者提出的需要,也可能是店家為增加銷售的行銷手法,又或是一個將異鄉食材由(陌)生到熟(悉)的必然摸索過程,非移民社會也會有,只是移民社會的飲食混搭更頻繁、更見怪不怪
馬來筆記 Part.3 從檳城看見台南的府城味
檳城人都異常喜歡豬油、豬油渣與講求炒菜的生猛鑊氣,薄餅有豬油渣,粿條湯、福建麵也都有,檳城人對炒粿條的要求就如同台南人對待炒鱔魚意麵,沒鑊氣,料理就沒了靈魂,這點我感同身受
馬來筆記 Part.2 折衷的共存智慧
同一道菜,不同族裔有不同的側重,華人在意米的烹煮,馬來人首重辣醬的層次感,印度人則更希望能在其中吃到熟悉的傳統風味,多樣性的交融就是馬來西亞食物最有趣之處
馬來筆記 Part.1 行路不難(下)
被陌生人餵食的經驗實在很特別,讓我想起怕你餓的台灣阿嬤,與台灣擔心怠慢客人的熱情周到不同,當你表露對大馬食物的由衷喜愛,大馬人就會把你當朋友般分享,而不僅僅是一個外國人、觀光客或過路人!
馬來筆記 Part.1 行路不難(中)
Platinum 列車 A 車廂的金座椅,整體設計是採用飛機座艙的概念,每個座位都有服務鈴,並有兩位服務員隨侍在這個車廂內,Platinum 只停靠大站,大站之間車程都有一個半小時以上,足夠供餐,餐點的設計比飛機整套正餐簡單,大致是飲料加點心的下午茶概念
馬來筆記 Part.1 行路不難(上)
檳城朋友拜託我回台後把旅途體驗分享出來,讓更多台灣人去大馬旅遊,個人討厭走觀光客行程,也不想用旅遊部落客老套的時序類寫法,加上本身有史地、文化研究、飲食消費…的知識存量,所以打算用幾篇不同面向的主題、隨筆的方式來分享這趟大馬旅行